你家宝宝耳朵旁边有这样的小孔吗?

再看一张清楚点的

小宝宝出生后没多久

细心的家长发现

在宝宝一侧或者双侧耳朵前方皮肤上有个小孔

有时伴黄、白色分泌物流出

有时宝宝会去抠这个小孔

再一看

这个小孔周围的皮肤居然一大片红肿

这到底怎么回事呢?

有的家长说这个小孔

民间称之为“米仓”、“富贵仓”

事实上

这个小孔的学名叫“先天性耳前瘘管”

属于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

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,

怎么形成的?

一起来看医生的专业解释吧

这个神秘的洞洞,其实来自“娘胎”里,咱可不能随意清理。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,只有5~6孕周的时候,耳朵的发育还仅仅停留在像鱼鳃一样的原始结构,我们管它叫做“鳃弓”。它会发育成6个耳丘,进而不断重组、融合,最终形成耳廓(如图)。图片来源:Ballenger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7版-耳科学与耳神经科学分册但是,如果胎儿的耳丘没能顺利融合,就像狗不理的包子开了口,便会形成一个瘘管。超过9成的瘘管,开口均位于耳轮脚前(如图),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小洞洞。据统计,中国每个人里就有1~2人会出现耳前瘘管。部分耳前瘘管是遗传性的(不完全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),尤其是双侧发生的瘘管。图片来源:王栋,罗五根.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[J].中华耳科学杂志,,18(4):-

先天性耳前瘘管会遗传吗?

有的家长发现宝宝有这个瘘管,宝宝的爸爸或妈妈,或者爷爷奶奶,外公外婆也有这个瘘管,细思起来,这个瘘管是不是遗传的哇?

确实,先天性耳前瘘管半数以上患者有家族史,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传给后代的显性度>1/3,男女均可发病。

那么问题来了,

先天性耳前瘘管有什么危害,会影响听力吗?

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不会影响听力,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继发感染,一旦感染特别容易形成脓肿,甚至需要切开排脓治疗,而且只要有过感染,一般建议择期手术治疗,否则容易以后再感染。当然,大部分宝宝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红肿分泌物等继发感染的情况,那就完全不用处理。但是如果出现有瘙痒、红肿或者分泌物等,医院进行治疗了。

小小一个孔,为何能形成一大片皮肤红肿呢?

先天性耳前瘘管看上去只有皮肤上的一个小孔,但是它其实是一个非常狭长的盲管,深浅不一,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,部分有分支。盲管中内壁有皮肤覆盖,皮下组织中有毛囊、汗腺及皮脂腺,管腔中常有脱落上皮,它们混合后形成鳞屑,会产生臭味,而且管腔可膨大成囊状,感染时有脓液潴留,容易形成脓肿。

耳前瘘管脓肿该怎么治疗?

首先,我们会在脓肿处切开一个小口,从脓肿口放出大量黄绿色脓液,既要彻底清洁脓腔,还要取部分脓液进行细菌培养。接下来需要每日换药,考虑到引起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我们通常使用阿莫西林作为抗菌药物。理想的情况下,治疗五天后脓液彻底消失、伤口愈合,细菌培养的结果符合我们最初的判断,那么因为“一时忍不住”引发的肿包,就能告一段落了。看到“切开”、“换药”这些字眼,当爹妈的都会心疼,谁也不愿孩子遭这罪。更糟糕的是,耳前瘘管还容易反复感染,这可怎么办呢?

瘘管若反复感染,建议手术切除

完整切除瘘管,是对付反复感染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此外,如果瘘管经常有分泌物,但尚未感染,我们也可以选择预防性的手术切除。当然,大部分没有任何症状、感染迹象的瘘管,是可以不做干预的,但是要注意观察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fozmm.com//kcyzz/1396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当前时间: